中央文件重提“支持”、民办教育界热切“期盼”——民办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哪些支持政策
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出“鼓励社会力量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全面规范校外教育培训行为,稳步推进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改革,开展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文件延续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相关表述,重申“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引起了民办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特别强调,委员要加强和界别群众的联系。又一届全国两会在即,特邀请部分民办学校举办者、管理者、研究者就民办教育的发展各抒己见,为委员议政提供参考。
亟须解决三大瓶颈问题
刘亮军
民办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截至2021年,全国共有民办高校764所,占全国高校总数的25.37%。“分类扶持”和“高质量发展”是当前民办高等教育的鲜明特征。只有支持和解决制约民办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才能建构民办高等教育的良好生态,才能助力国家实现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一是民办高等教育的营利和非营利的分类管理问题。目前各省域落实民办教育分类管理的过渡期已经临近或到期。而现实中多数地域的民办高等教育分类管理进展缓慢或停滞不前。只有上海等地分类管理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为此,建议加大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力度,发挥民办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作用,加强对民办高等教育分类管理的研究,特别是制定国家层面的分类扶持与引导政策,解决非营利性民办高校财政补助的生均拨款等重要问题,加快推进各省域民办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工作落地。
二是民办高校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问题。建立高质量教育体系是高等学校的时代任务与责任使命。公办本科高校国家设立“双一流”建设工程,公办高职院校国家设立“双高”建设计划。而针对占中国高等教育体系近三分之一的民办高校群体,国家未设立高水平民办高校建设工程。致使民办高等教育缺乏高质量建设工程项目的引导与激励,建议国家研制“中国民办高等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启动国家高水平民办高校建设工程,教育部、财政部共同支持,投入专项资金,支持民办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为全国民办高校树立标杆与榜样,为深化国家教育综合改革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是民办高校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民办高校教师有后顾之忧与流动性大是目前无法回避的关键问题。建议国务院及相关部委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积极落实其中提出的“维护民办学校教师权益,完善学校、个人、政府合理分担的民办学校教师社会保障机制”精神,明确教师身份,完善教师社会保障制度,按照规定为教师办理与公办高校一致的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以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来促进民办高校的高质量发展。(作者系郑州科技学院副校长)
朱惠芳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大财政补贴力度,让幼儿园在普惠的同时实现优质,已成为学前教育新形势下的要求。
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各级政府要明确职责,“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国务院于2010年颁布《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要“积极扶持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幼儿园发展”。2018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为国家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设定了发展目标,指出到 2020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在政策要求下,各级各类的幼儿园,特别是千千万万民办幼儿园在政府的引导下,纷纷转型成为普惠性幼儿园。至2021年,全国圆满完成了普惠性发展目标,87.8%的幼儿都能入普惠园。
众所周知,幼儿园运营靠幼儿收费和政府补贴。如果幼儿园普惠,就要降低幼儿收费标准,那么政府就要提高对幼儿园的补贴,才能保证幼儿园的高质量运营。北京、上海、深圳、苏州等地的普惠性幼儿园数量增加了,由于政府的补贴能够及时跟上,而且力度很大,质量上也成为各地普惠性幼儿园高质量发展的标杆。
但是,由于各种历史和现实原因,各个地区对普惠性幼儿园的补贴力度非常不同。有的地方没有补贴,有的生均补助很低。这样的补贴显然无法支撑普惠幼儿园高质量发展。
2022年全国民办高中数量共有4008所,同比增长达到了7.8%,占全国普通高中总数的27.48%;在校生450.34万人,比上年增加49.05万人,占全国普通高中在校生人数的17.29%。民办高中的快速发展,对丰富高中教育服务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教育需求,切实促进教育机会公平,提升教育国际化发展水平,培养多样化人才,促进社会就业等起到了重要作用。
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有关精神,大力发展普通高中,提高普通高中毛入学率,应以积极探索民办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路径,分级分类开展学术型与特色型办学实践,集中力量加强高质量内涵式建设为重点发展方向。鼓励民办综合性高中发展,支持学校探索各种人才培养模式,因地制宜培养学术型、职业型、国际化等各类人才;引入优质职业教育资源,深化职普融通,培养学生进入高等职业教育、成为应用技术型人才;支持民办高中开展高质量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培养具备全球视野的国际化人才。
在政策制定和落实方面,建议深化推进民办高中分类管理,尊重学校关于营利性和非营利性自由选择的权利,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支持政策,切实保护举办者权益。建议放开民办高中办学准入门槛,鼓励、吸引社会力量举办民办高中,增强行业活力。建议合理放开民办高中招生范围,实行科学的市场定价策略,发挥民办高中办学机制优势。建议设立系统的、完善的民办高中办学标准体系,建立科学的评估督导机制,促进民办高中健康发展。对民办高中予以充分鼓励和支持,使公办和民办形成互为补充、互相促进、协同发展的高中教育格局。(作者系晟泰教育投资集团副总裁)
保障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的
平等法律地位
陈旭光
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中特别提出“鼓励社会力量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让民办教育的创办者重拾信心。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都是人民的教育,都要落实党的立德树人目标,都要达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目的,区别仅仅是投资主体不同。
希望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制定与民办教育促进法相匹配的长期稳定的教育政策,充分体现依法治理的中央精神。希望地方在财税政策、招生政策、教师政策、科研项目申请上,积极保证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的同等法律地位。希望国家组成督察组,确保相关政策落实到位,对一些地方过度解读政策的不当治理行为加以校正。(作者系盐城市民办教育协会会长)
支持民办职业院校发展
尚需具体举措
周肖兴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相继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简称《纲要》)和《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简称《意见》),让民办教育举办者、管理者看到了前景。《纲要》强调“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意见》指出“地方政府可以参照同级同类公办学校生均经费等相关经费标准和支持政策,对非营利性民办职业学校给予适当补助”。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职院校财政资助效果有限、推行困难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各地对非营利性民办高职院校财政支持政策存在原则性规定过多、而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希望政府能够尽快将支持民办非营利高等职业教育的财政政策落地。
希望省级层面设立民办高校发展专项资金,构建民办高职院校整体性评估、逐步规范和差异性发展的支持策略。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确保民办高职院校的学费、财政补助与公办高职院校持平。
希望建立民办高职学校办学成本核算制度,改革民办高职院校收费机制。收费价格应基于办学成本和市场需求,在考虑社会效益与学校发展的前提下,采取“政府限价、学校定价”灵活的市场收费机制,简化审批程序,允许学校有一定自主定价权,以3-6年为周期进行调整。建议根据目前职业教育发展需求、市场物价消费增长水平、民办高职办学投入成本,参照各自省内公办学校学费标准与生均经费的财政补贴之和,本着“市场主导、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理念,重新核定民办高职院校的收费最高限价,同时允许各民办高职院校在政策规定的上限范围内,按专业自主确定不同的学费收费标准。(作者系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江苏民办高等职业院校联盟理事长)
文源 | 民教新观察(2023-03-06),人民政协报